
中国最北(三)
从满归乘火车2,5小时后抵达金河,司机小徐拉上我们临时拼凑的6人,冒雨先赶往莫尔道嘎又到额尔古纳河畔。

额尔古纳流域养育了呼伦贝尔大草原。

谷歌地图显示,我们的车靠近了俄罗斯边境。
临江,一个远不如室韦出名的俄罗斯民俗村,就在额尔古纳河畔。
几乎所有的“农家乐”都打出俄罗斯的招牌,但多数都是假冒!根本不是俄罗斯族后裔,有些索性就是其他省人

她自称有俄罗斯血统,但至少也稀释得六十四分之一了。不过她的热情与友好,还不像其他汉族人旅馆那样市侩

这个自称也是俄罗斯血统,但更像是中亚或高加索人后裔。至于其他家,连这样的脸孔也看不到!

临江村的街面上,到处遗撒着热气腾腾的马粪。租马人忙于拉客,顾不过来清理自家马的大小便。

一个早年双手被严寒冻伤的俄罗斯族(祖父是山东人,祖母是俄罗斯人)后裔,目前只能靠租马勉强为生。

他们除哥仨相依为命住在一起外,最近又来了外甥暂住。外甥靠文艺演出每晚往返于临江与室韦的20公里路程。外甥的女友还比较保守地单独住在一间。闺房与厨房合二而一了。

57岁的老大已经脱落完最后一颗牙,但语言依然俏皮,开口就是玩世不恭,问他为何村里找不到漂亮的俄罗斯女孩子,他一撇嘴:不是没有,全出去了!谁在这里耗着?

依然留守的中年妇女支撑着自己的旅馆,更支撑着临江的“民族特色”。
年老的妇女更喜欢“耗在这里”,她们最大的快乐是:期待着儿女在节假日时带着孙儿从附近的城镇偶尔返回。

这位额尔古纳女民兵由于没有前期投资,无法实现开店的梦想,只能眼巴巴看“外乡人”把钱转走。据悉,不少“俄罗斯”家庭旅馆,是外乡人来这里开办的。

真正本土的人只能靠租马或摩托车这些小本买卖来分享临江旅游带来的成果。

临江的自然风光的确不错,一种在欧美国家的错觉。

但是,人文环境则是死穴。室韦的过度商业化已经摧毁了自己的前景,而临江能够避免重蹈覆辙吗?

夕阳西下时,马队开始活跃起来,它们出现在山坡绿色的轮廓线上。

奶牛卧倒在草地上,但嘴里依然一刻不停地咀嚼。

整个临江已经被夕阳余晖涂抹,此刻,额尔古纳河畔才传来阵阵凉风。

不过,美丽的额尔古纳河虽然躲过了工业污染,但没有能侥幸逃过生活垃圾的污染,河畔啤酒瓶、废弃物随时准备借一场雨水,汇入河中流向远方……

所谓远方,就是河对岸的俄罗斯。遇到这样没有环保意识的邻居,俄罗斯人既气愤又无奈。

晚上7时40分,额尔古纳的夕阳终于坠落在俄罗斯境内

几个骑马的游客兴冲冲赶来看落日,不过来迟一步。只能等第二天黄昏了。

从7点就开始独自在这里,目睹了无数不同地方的落日,今天依然还是像第一次看到落日场面。
评论